电镀生产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对策1
电镀生产需使用腐蚀品、氧化剂、毒害品和易燃液体等危险化学品,大量的电气设备还会引起火灾和触电。笔者在此对电镀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1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 中毒
有毒物质能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3个途径进入人体,可能造成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1.1.1 氰化物中毒
在电镀铜、锌、银、金、铜合金和退镀中,氰化钠、氰化钾、氰化亚铜、氰化锌、氰化银钾和氰化金钾等氰化物被广泛使用。
氰化物颗粒、粉末及含量溶液,遇酸或受潮会分解产生更易致人中毒的氰化氢气体。若含氰镀槽的布置、含氰废水的排放和通风管路待存在缺陷,可能会产生氰化氢。例如:含氰镀槽与酸铜槽、酸洗槽、铬槽等酸性物质的距离过近;含氰污水与酸性废水混合排入;含氰废气与酸雾共用一套通风装置;零件表面的酸性物质未清洗干净就进入含氰镀槽,以上情况均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从而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氰化钠和氰化亚铜的溶解过程属络合反应,若操作不慎,放出的热量将会使溶液温度急剧升高,甚至沸腾,分解产生氰化氢和氰气,并可能造成含氰溶液外溢。含量镀槽的工作温度过高和电流密度过大也会导致氰化物分解和扩散。
因为氰化物使用不当、通风不良和管理不善,导致作业场所产生大量氰化氢气体,造成人员急性中毒,最终酿成伤亡事故。如2003年10月,浙江温州某刀具公司发生了一起中毒事故,该公司在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检修时,检修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进入深达4.5m的还原反应池内,发生中毒,由于盲目施救,先后有5人进入池内,最终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导致事故扩大化。事后检测发现:池内氰化氢等气体的浓度严重超标。
1.1.2 有机溶剂中毒
电镀生产有时需要使用三氯乙烯、汽油、煤油、二甲苯、酒精、天那水、二氯甲烷(用于退漆剂)、油漆、电泳漆和油墨等有机溶剂。使用时有机溶剂大量挥发,人体吸入后会引起中毒。如三氰乙烯在清洗槽内呈蒸气状态,若冷却不足或零件带出,会在空气中达到较高沈度,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喷漆、电泳、油墨涂敷、退漆和零件清洗等作业,通常为近距离的手工操作,难以做到人员与有毒物质的有效隔离。若缺少良好的通风和个体防护用品,就会引起急性中毒,长期吸入也会导致慢性中毒。
1.1.3 酸雾中毒
硫酸、硝酸、盐酸和氢氟酸在电镀中应用广泛。酸铜溶液因空气搅拌会形成酸雾;盐酸除锈会逸出HC1气体;高浓度的氢氟酸会挥发出HF气体;浓硝酸退挂具和零件,会产生NO2等氮氧化合物。作业人员吸入酸雾会造成呼吸道刺激、炎症和肺水肿,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某电镀厂使用硝酸退挂具,操作人员麻痹大意,贸然在硝酸中加入大量尿素而产生大量氮氧化合物,因缺少安全防护措施而造成当场昏死,送医院后不治。长期接触各类酸雾还会引起各类病变。
1.1.4 铬雾中毒
镀铬会产生铬雾,若未添加抑雾剂则情况更为严重。现场缺少通风措施和个体防护用品,铬物进入呼吸道,就会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和产生慢性影响。
1.1.5 其他
次氯酸钠溶液常温下易分解,遇酸则分解更快,释放出剧毒的氯气。误食含金、银、铜、铅等物质可能引起重金属中毒。对镍有过敏反应的人员,直接接触镀镍溶液,很可能引起皮肤炎症和湿疹,被称为“镍痒症”。
1.2 火灾、爆炸
1.2.1 易燃液体火灾、爆炸
汽油、煤油、柴油、二甲苯、酒精、天那水、油漆和油墨等均属于易燃液体,具有高度易燃爆性。
喷漆等涂装作业时有机溶剂大量挥发,若未能及时将其排走和吸收,会形成易燃易爆蒸气,很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在喷酒会场所使用的灯具、开关和电机等电气设备,或与周围的明火距离过近,或在作业场所吸烟,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喷漆柜的设计、材料的选用、通风管路的布置和作业场所的建筑结构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也会引发事故或使事故影响扩大。曾有一企业擅自将喷漆柜的排风装置由高空排放改为经地下隔潮层后再向空中排放,以致大量易燃易爆蒸气积聚在隔潮层中,达到爆炸极限,焊接作业时掉落的焊渣引起了爆炸,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的严重后果。若喷漆房及通风管路内沉积的漆垢未事先清除,而进行切割、焊接等动火作业,也有可能造成火灾事故。使用二甲苯、酒精和煤油等清洗零件,排出的废液若进入废水沟等低洼处,聚积后很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1.2.2 氢气爆炸
1.2.3 锅炉的火灾、爆炸
蒸汽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管路堵塞,压力上升,若安全装置失灵有可能造成超压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炉膛密封不良,飞散的火花会引燃周围的易燃可燃物质,引起火灾事故。非法制造和随意改装锅炉很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1.2.4 禁忌物料混合引起火灾、爆炸
双氧水、浓硝酸、浓硫酸、三氧化铬、重铬酸钾、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铵等均属于强氧化剂,此类物质与易燃物、有机物和还原剂等接触均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如三氧化铬与乙醇、天那水和保险粉等接触,即引起着火和爆炸;浓硝酸甚至与木头接触也能引起着火。若不注意氧化剂的存放和使用方法,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1.2.5 电气火灾
电镀厂房由于环境湿度大、存在腐蚀性物质,对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构成很大的威胁。如超负荷运行、接触不良、缺少短路和漏电保护措施、乱拉乱接临时电线、电加热等设置不妥、线路老化等均可能引起电气火灾事故。整流器若缺少冷却将温措施,导线截面积过小等引起电流超负荷,可能导致电缆着火。整流器与镀槽距离过近,误操作可能导致镀液溅及电气设备,使用电加热管时槽内液位过低而未将发热部位淹没,产生的高温将使塑料镀槽着火,此类事故在电镀企业屡见不鲜。
1.3 灼烫
1.3.1 化学灼伤
若对各类腐蚀品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违规作业,很可能引起化学灼伤。进行浓硫酸、浓硝酸和片碱等物质的搬运、装卸、分取、稀释或溶解,若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很可能灼伤人体皮肤、角膜和呼吸道。若将水倒入浓硫酸就会发生沸溅,引起灼烫。若在塑料槽内稀释浓硫酸,不注意控制稀释速度和冷却降温,温度升高会使塑料槽变形,造成泄漏。片碱的溶解过程可能形成强烈刺激呼吸道的碱雾,引起呼吸道刺激。氢氟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人体沾上氢氟酸后未及时清洗,不久就会产生剧痛。
1.3.2 烫伤
若蒸汽、热水管道和设备缺少保温层,或直接接触高温溶液,均可引起烫伤。浓硫酸稀释和片碱溶解过程产生的高温也会引起烫伤的。人员在镀槽上方行走或作业,不慎跌入镀槽,如槽内是液碱、硫酸或铬酸等高温且具腐蚀性的溶液,后果则更加严重。曾有一个工人在电镀硬铬时不慎跌入镀槽,造成全身大面积烫伤和化学灼伤,尽管抢救及时,仍无法挽回生命。
1.4 触电
电镀车间的电气设备易遭受酸雾腐蚀,导致绝缘性能降低,操作人员的手沾有水,很容易引起触电。如电加热管金属外壳未满足敢防腐蚀要求,或未接地,或电热丝与金属外壳绝缘不良,或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电加热管,或裸露的接头未做有效绝缘等等,均可能引起触电。
1.5 机械伤害
高速转动的设备,如抛光机、拉丝机、通风扇和离心机等,若缺少防护措施违规操作,工人不注意着装,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1.6 粉尘
在抛光、拉丝和喷砂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细小纤维等,如缺少良好的通风和除尘措施,或未配备防尘口罩等,长期影响会引起肺部病变。
1.7高温
在高温季节,外部气温的影响加之高温镀液、电气设备和烘箱等生产车间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作业场所的温度会超过人体的正常体温,若没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措施,长时间作业易引起中暑。如果缺少经验,发现和救治不及时,可能造成伤亡事故。
电热管、加热管、电热丝、单头电热管、不锈钢电热管、铸铝电热板、碳化硅电热板、陶瓷加热板制造商-龙8头号玩家电热设备,网址:http://www.orraid.com
此页网址为:
相关文章